根据目前流调和核酸检测进展等信息来看,此次青岛疫情并非秋冬季疫情暴发,也和十一长假没有明显关联。此次青岛疫情病例的活动范围主要局限在青岛市胸科医院,对于绝大多数游客来说,应该没有机会接触到这一局部范围的患者。如果确实担心,可以主动到医疗机构做核酸检测。
根据目前流调和核酸检测进展等信息来看,此次青岛疫情并非秋冬季疫情暴发,也和十一长假没有明显关联。此次青岛疫情病例的活动范围主要局限在青岛市胸科医院,对于绝大多数游客来说,应该没有机会接触到这一局部范围的患者。如果确实担心,可以主动到医疗机构做核酸检测。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然还是第一波
从年初以来,全球疫情病例曲线图几乎是直线上升的过程:3月下旬,全球每日报告数突破5万;进入9月份以后,有多个单日报告数突破了30万;进入10月份不到半个月,已有多个单日报告数突破35万,且出现单日报告数创下38万的新高峰。但是,新冠肺炎疫情在不同国家有不同的流行方式,有的国家疫情病例数曲线持续上扬,有的在疫情缓解以后又出现上升趋势。
四点建议
全球仍然处在大流行的高峰期,尤其是单日发病数还在上升的情况下,我们就更不能放松。各地应注意以下几个风险点的防控:
院感防控方面:应注意病区隔离,减少交叉感染风险。对于在收治境外输入病例的同时也为社会上其他患者提供服务的医院,要注意接诊新冠肺炎患者和其他患者的病区必须有严格的划分,一些大型医疗设备使用方面也要注意避免交叉感染的风险。
境外输入方面:冷冻食品运输、储存、销售等环节都要注意病毒检测和从业人员防护措施,冷链产业环境监测和工作人员核酸检测不应少于一周一次。
实验室防护方面:要按规定做好实验室操作。各地疫情防控的闭环是否真的全封闭、是否还有隐患,这些都需要进一步查漏补缺。
个人防护方面:要继续保持常态化防控意识。常通风、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仍然很重要。公众应随时准备口罩,在人员密集的地方、通风不够好的地方,都要坚持戴口罩。
每日一膳
莲藕汤
莲藕汤是一道以莲藕、排骨等为原料制作的汤类美食。作为蔬菜食用以藕用种为主。莲藕,微甜而脆,十分爽口,可生食也可做菜,而且药用价值相当高,是老幼妇孺、体弱多病者上好的食品和滋补佳珍。
秋季是养肺的黄金时机,
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了养肺小常识,
大家来看看吧!
秋季补肺两手抓
秋天养肺气,可以从两个途径着手,一个是直接补肺气,另一个是间接补肺气。
1直接补肺有6法✦常笑——宣肺✦
中医有“常笑宣肺”一说。大笑能使肺扩张,人在笑的同时,还会不自觉地进行深呼吸,清理呼吸道,使呼吸通畅。
✦常按摩——护肺✦
常叩肺俞穴,有助肺气。
方法:每晚临睡前端坐椅上,两膝自然分开,双手放在大腿上,头正目闭,全身放松,意守丹田。
吸气于胸中,两手握成空心拳,轻叩背部肺俞穴数十下,同时抬手用掌从两侧背部由下至上轻拍,持续10分钟。
✦常咳嗽——净肺✦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咳嗽应该是——主动咳嗽。
因为,人体吸入空气中的污染物后,轻者可引起支气管、肺泡的炎症,重者可引起中毒,甚至癌变。
每日早晚选择空气清新处主动咳嗽,有助于清除呼吸道及肺部的污染物,减少损害。
✦常喝水——益肺✦
秋季气候干燥,每日至少要比其他季节多喝水500毫升以上,才能保持肺脏与呼吸道的正常湿润度。
还可将热水倒入杯中,用鼻子对准杯口吸入,每次10分钟,每日2~3次即可。
✦常深呼吸——清肺✦
适度的深呼吸动作有助于清肺。
方法:快速吸满一口气,呼气时像吹口哨一样慢慢“吹”出。
这么做的目的是让空气在肺里停留的时间长一些,让肺部气体交换更充分,支气管炎病人可常做。
每天早晚各练一组,每组次数可量力而行。
✦常运动——健肺✦
多做扩胸运动,提倡腹式呼吸法。伸开双臂,尽量扩张胸部,然后用腹部带动来呼吸,能增加肺容量。
2间接补肺益脾胃
脾属土,肺属金,土能生金,所以,日常我们可以通过健脾胃来补充肺气。
此外,肺与大肠相表里,秋冬季节,保证大便通畅,也可帮助肺气肃降。
所以,秋冬补肺,应适当吃些补益脾胃且能够润肠通便的食物。
✦吃红薯✦
红薯性平,味甘,归脾、胃、大肠、肾经。
《本草纲目》称:“(红薯)补虚乏,益气力,健脾胃,强肾阴。”
红薯具有补中和血、健脾益胃、宽肠通便的功效,生吃可以生津止渴,还可用于口渴咽干。
需注意的是红薯不宜空腹食用。
✦吃芋头✦
芋头是一种重要的蔬菜兼粮食作物,老少皆宜,尤其适于婴儿和病人食用。
芋头性平,味辛、甘,归胃经,具有健脾补虚,宽肠通便,消肿散结的功效。
直接捣敷外用还可治疗赘疣、鸡眼、疥癣、烫火伤等肌表疾病。
需注意的是,芋头多吃容易腹胀腹泻,且不能生吃,否则易过敏。
✦吃山药✦
山药不仅有“神仙之食”的美誉,还有“食物药”的功效。
而且,山药含有淀粉酶、多酚氧化酶等物质,有利于脾胃消化吸收。
中医也认为,秋吃山药有健脾益胃、滋肾益精、益肺止咳的功效。
山药的最佳吃法是蒸着吃,这样营养损失最小。
✦吃银耳✦
又称白木耳,银耳味甘淡、性平,无毒,入肺、胃、肾三经,具有生津润肺、益气活血、滋阴养胃、补脑强心的作用,适用于肺热咳嗽、肺燥干咳、胃肠燥热、便秘等症。
且银耳被誉为“长生不老药”、“延年益寿品”、“菌中之王”,具有滋润而不腻滞的特点,对体虚、久病初愈,不宜用其它补药的病人及阴虚内热,内热而有出血倾向者更为适用。